法律諮詢或有關法律案件、法律事務委託洽詢事宜,請來電:(02)8369-5898

政理法律事務所(地址:臺北市中正區和平西路1段80號12樓)



李志正律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犯罪須主觀上對於犯罪事實有所認識,而仍實行客觀事實,主觀意思與客觀事實一致,始足構成。如主觀意思與客觀事實不一致,而有所犯輕於所知情形者,須依「所犯輕於所知,從其所犯」之法理予以論斷。原判決所認定丙○○基於傷害之犯意,「以腳後跟重踢被害人頭部二下」之事實,係發生在甲○○棒擊被害人頭部倒地之後,前後時間顯有間隔,且被害人似於第一次遭甲○○棒擊頭部倒地之後,即未見動靜。是故,如被害人於丙○○以腳後跟重踢之前業已死亡,則丙○○主觀上縱以傷害人之犯意為之,因其侵害之對象已是屍體,自有「所犯輕於所知,從其所犯」法理之適用。原判決未予究明丙○○為侵害行為時被害人是否已死亡,所為「不論被害人係於何時死亡,均不能令被告(上訴人)三人(包括丙○○)負損壞屍體之責。」之論述,自有違誤(最高法院刑事判決九十八年度台上字第四七一九號)。

文章標籤

李志正律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志正律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按承攬與僱傭雖均屬勞務供給契約,但工作之完成始為承攬之標的,勞務供給僅為承攬之手段或過程,須工作完成,始得請求承攬報酬,承攬人之供給勞務原則上不受定作人指揮監督,且無專屬性,故不以承攬人親自供給勞務為必要僱傭則以勞務供給為其標的,只須供給勞務,即可請求報酬,有無結果在所不問,受僱人供給勞務,原則上須受僱用人指揮監督,具專屬性,故以受僱人親自供給勞務為必要


文章標籤

李志正律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李志正律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按主張常態事實者,就其事實無庸舉證,主張變態事者,應就變態事實負舉證義務,此為舉證責任分擔原則。再者,原告對於自己主張之事實(即起訴事實)已盡證明之責後,被告對其主張於抗辯之事實,並無確實證明方法或僅以空言爭執者,當然認定其抗辯事實之非真正,而應為被告不利益之裁判;另主張法律關係存在之當事人,僅須就該法律關係發生所須具備之特別要件,負舉證之責任,至於他造主張有利於己之事實,應由他造舉證證明。換言之,原告就其所主張發生原因之事實,固有舉證之責任,若被告自認此項事實而主張該債權已因清償、抵銷或其他原因而消滅,則此清償、抵銷或其他原因之事實,應由被告負舉證之責任(最高法院十八年度上字第一六七九二八五五號二十八年度上字第一九二○判例參照)。


文章標籤

李志正律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按公寓大廈區分所有權人會議之決議事項由管理委員會執行,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36條第1款定有明文,本件原告以系爭大樓管理委員會為被告,起訴請求確認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決議無效或撤銷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決議者,其被告之當事人應屬適格最高法院95年度台上字第1316號判決參照)。

☆想了解更多相關法律資訊與知識請至官網查詢

文章標籤

李志正律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921231日 修正後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25條第2 項、第3規定:「區分所有權人會議除第二十八條規定外,由具區分所有權人身分之管理負責人、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或管理委員為召集人;管理負責人、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或管理委員喪失區分所有權人資格日起,視同解任。無管理負責人或管理委員會,或無區分所有權人擔任管理負責人、主任委員或管理委員時,由區分所有權人互推一人為召集人;召集人任期依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或依規約規定,任期一至二年,連選得連任一次。但區分所有權人會議或規約未規定者,任期一年,連選得連任一次。召集人無法依前項規定互推產生時,各區分所有權人得申請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指定臨時召集人,區分所有權人不申請指定時,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得視實際需要指定區分所有權人一人為臨時召集人,或依規約輪流擔任,其任期至互推召集人為止。」。依據上開規定,公寓大廈區分所有權人會議,除第一次會議應按同條例第28條規定由起造人召集外,應由具有區分所有權人身份之管理負責人、管理委員或主任管理委員召集之,如無此等人士可以召集,則應由全體區分所有權人互推或由主管機關指定之人,得具有召集區分所有權人會議之權,且此等規定為強制規定,乃為規範區分所有權人會議召集人之產生方法而設,行為如有抵觸該項規定者,依據民法第71條前段規定,應屬違反強制禁止規定而無效而區分所有權人為社區之意思決定機關,其未經合法召集而開會,即非屬合法成立之機關,不能為社區為意思決定而為有效之決議,且在形式上亦屬不備成立要件之會議,其會議所為決定,要屬自始、當然無效而不存在,且不能因時間經過或別無異議,而認其瑕疵可以治癒,於此情形,即屬依法提起確認該會議決議不存在之訴以資救濟之範疇。

☆想了解更多相關法律資訊與知識請至官網查詢

文章標籤

李志正律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按是否「不能抗拒」,除應考量行為人所實施之不法手段是否足以抑制通常人之抗拒,使之喪失自由意思外,並應就被害人之年齡、性別、性格、體能及當時所處環境等因素,加以客觀之考察,以為判別標準,苟行為人所為之強暴、脅迫等不法行為,就當時之具體事實,予以客觀之判斷,足使被害人身體上或精神上達於不能或顯難抗拒之程度,即已達「不能抗拒」之程度最高法院88年度臺上字第213291年度臺上字第290號判決要旨參照)。

 

文章標籤

李志正律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按強盜罪所施用之強暴、脅迫手段,祇須足以壓抑被害人之抗拒,使其喪失意思自由為已足,縱令被害人實際無抗拒行為,仍於強盜罪之成立,不生影響;強盜罪之強暴、脅迫,祇須抑壓被害人之抗拒或使被害人身體上、精神上,處於不能抗拒之狀態為已足,其暴力縱未與被害人身體接觸,仍不能不謂有強暴、脅迫行為;刑法強盜罪之行為態樣包含強暴與脅迫。所謂「強暴」,係謂直接或間接對於人之身體施以暴力,以壓制被害人之抗拒之狀態而言;「脅迫」則係指行為人以威嚇加之於被害人,使其精神上萌生恐懼之心理,以達到至使不能抗拒之程度最高法院22年度上字第31730年度上字第3023號判例要旨、95年度臺上字第4801號判決參照)。

☆想了解更多刑事相關法律資訊與知識請至我們的網站查詢

文章標籤

李志正律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